翻开北回归线上的风味地图,有这样一座小城,它藏在潮汕东北隅,在闽粤交界处静静伫立。
东临南海,西倚凤凰山余脉,山川原野赋予它静谧与稳重,海水潮汐赐给它豪爽与包容。
不似大城市的热闹与喧嚣,它是潮汕文化的“边地”,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节奏:一边延续着工夫茶的千年文脉,一边保留着讨海人最原始的生存智慧。
它就是——饶平。
跟着真乡游广东,这个五一假期,不妨循着单丛的醇厚、美食的鲜香和渔民的号子走进饶平,读一首山海生活诗。
/ 解锁“非典型”的典型单丛 /
若问潮州有什么好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单丛茶中的典型代表——凤凰单丛。饶平的岭头单丛,相较之下就成了“非典型”。其实,它少了些高山的凌厉,多了份低海拔的温润,别有一番滋味。
岭头单丛,发源于浮滨镇岭头村海拔1000多米的双髻娘山,而后衍生出肉桂香、黄枝香、蜜兰香等不同品系。这里的春茶通常在每年四月开采,“五一”假期走进浮滨镇,映入眼帘的不仅是茶树层层叠叠,还有人们穿梭其中的忙碌身影。
饶平县浮滨镇坪溪茶园里春茶采摘现场。许培林摄
寻一处静谧,坐下来呷杯茶吧。炭火小炉,砂铫煮水,随着热水冲入盖碗,茶香串起古今,岭头单丛的故事就此浮现——
它曾随红头船下南洋谱写传奇,也曾屡获金奖名噪一时,比凤凰单丛更早成为广东茶的“典型”。历尽沧桑、几经沉浮,如今的岭头单丛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迸发出蓬勃生机。而始终未变的,就是那口永恒的花香蜜韵。
潮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 用美食熨帖每个疲惫的灵魂 /
这座小城的美食,足以熨帖所有慕名而来的“胶己人”。
在大蚝之乡汫洲镇,落日蚝船上载满了人们舌尖上的期待。来一鼎正宗的蚝烙,配上一壶岭头单丛,怎能不算有着潮汕灵魂的下午茶套餐?
浮滨镇也生产狮头鹅,这只“鹅中的劳斯莱斯”,肉质紧实、皮下脂肪分布均匀,卤制后表皮咸香微甜,鹅肉则多汁鲜嫩,成为饶平最骄傲的滋味。
夜市里,大厨把锅烧到冒青烟,将九层塔的香气逼进薄壳里,颠勺的动作行云流水,铁锅里的薄壳噼啪作响,像在演奏一首海鲜交响曲。
街头巷尾的炸豆干,因着豆子好、水好、油好,炸得外酥里嫩。蘸一碟韭菜盐水,简单却直击灵魂。这种对食材本味的尊重,正是饶平美食的精髓。
还有五颜六色的粿、清凉的海石花、天天不重样的杂咸……作为行走的吃货,当然是全都要。
/ 读一首山海之间的生活诗 /
当都市人在追求“诗和远方”时,饶平人讨山讨海,早已把生活过成了诗。
开渔季,码头会比太阳醒得更早。渔船陆续靠岸,早已等候在码头的渔民迅速围上前,手脚麻利地分拣、装箱,整个过程忙碌而有序。
采茶季,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凤凰山脉的薄雾,茶山上已经人影绰约。采茶工戴着斗笠,腰间系着竹篓,手指在树梢上翻飞,只为与时间赛跑,保留最鲜嫩的春意。
饶平县浮滨镇坪溪茶园里春茶采摘现场。许培林摄
放学后的傍晚,甜汤店老板一边麻利地往碗里加配料,一边招呼来客,专属于潮州方言的温软尾音,消散在孩子们的笑闹声里。
在饶平,茶农布满老茧的双手、渔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以及街头巷尾飘散的食物香气,都组成了字里行间,最动人的生活本味。
而生命的韧劲,也在潮起风生中,生生不息。
旅行小贴士
交通:饶平景点较分散,建议自驾。也可乘坐高铁至饶平站,再打车或包车游玩。
住宿:县城住宿条件较好,也可选择茶山民宿。若想体验渔村风情可宿在柘林港附近。
美食推荐:粿汁、蚝烙、薄壳米、炸豆干、卤鹅、海石花等,若去海鲜大排档,记得问时价。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欧晓嫦
设计:曾梓毅
图片:除标注外,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