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瑶牛皮酥是流传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地区的民族特色美食。
制作牛皮酥的选材以牛龄在5年左右的黄牛皮最佳,其皮质厚实、软硬适中。收集黄牛皮、晾晒足月,篝火煅烧,再捶打,经过千锤百炼而成。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有选材、风干、烧、捶、清洗、焖炒等反复十多个步骤。
食用时,在风干的牛皮上切下所需的份量,连毛一起放入火炉塘烧,烧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火小了烧不透,火大了容易烧成碳。烧透后将牛皮取出,放在硬木墩上反复捶打,直到牛皮松软,且能掰开即可。
之后,煮沸一锅水将烧捶好的牛皮放入沸水中浸泡15分钟,再用水温30-40度的清水反复搓洗,直到牛皮露出金黄色;清洗时万不可用冷水,否则牛皮会变生硬,无法食用。
牛皮酥的配料包括食油、食盐、黄豆、姜、辣椒和排瑶特有的野生香草“古獠”等。排瑶牛皮酥的制作以“焖”为主,把黄豆慢火炒熟后起锅备用,再烧红油锅将清洗好的牛皮和食盐入锅炒后用沸水作汤焖十分钟后加配料和黄豆,一锅美味的瑶家牛皮酥就成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牛皮酥可以说是是人间绝味。

复制本文链接
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