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埔的村子,很多人只知道莲塘村,但其实它的旁边还保存着一座同样保存完好的近千年古村落,叫燕塘村。

燕塘村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时期。据载,北宋真宗年间,陈氏入粤始祖陈軧原任保昌县尉,因军务之需,途径凤凰洞一带。他见此地山形宛若“白鹤饮水”,遂认为此乃风水宝地,于是毅然辞官,携子女至此定居,并命名为凤翔社,即今日之枫下村。陈軧于公元1065年辞世,然其子孙后代仍在此地繁衍生息。

后来,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人马地龙,亦因路经凤凰洞时,被其美景所吸引,遂留居于此。陈軧之后裔见马地龙为人诚实且勤劳,便将自家女儿许配给他。然而,陈軧之第五子陈世昌,受封建思想之影响,迷信“马走路踏尘(陈)飞”之俗语,认为马姓与陈姓不宜同居一地,唯有迁离方能兴旺发达。因此,陈世昌决定迁离枫下村,定居于现今之燕塘村。他见燕塘村地形酷似燕子,且四周群山环抱,故命名为燕塘村,寓意在此地安居乐业,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燕塘村的石板街巷道现存有10条巷道可考,各里巷均有巷道门,门上石匾镌刻里巷名称。分别为居仁里、长庆里、大巷(石狮巷)、达观里、西华里、松栢里、东善里(岳善里)、文门里(仪门里)、东成里、德星里。据族人讲述,大巷最为著名,因大巷外有一头石狮子,大巷又名石狮巷,石狮巷的石板路现保存最为完整,巷内还有一块刻有“石敢當”三字的碑石,村内巷头巷尾均保留篆刻“石敢當”碑石的习俗。因“石敢當”是旧时立于宅门外或巷头巷尾的用于民间驱邪、挡煞的神石,源于西汉史游的“师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龙未央”

复制本文链接
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