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的秘密,首先是本地食材,不新鲜不上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对外来食材的加工,细腻精致,别出心裁。

 

在前面的《为什么吃牛肉火锅,一定要到潮汕?》中曾提到,潮汕本地不产牛,所用的黄牛,基本都是外地。 

 

真乡粉丝评论:“潮汕牛肉火锅火了,除了对美食的执着热爱,还有潮汕人阔广的视野和独特的生意经,我不产牛,但我买入各地最好的牛,真牛!”

 

牛肉火锅如此。柿饼亦是。

 

潮汕本土有柿树,偏偏量少不成气候,品种个小不适合晒制柿饼。

但潮汕人凭借对柿饼的执着,无柿硬晒,晒出了潮阳金灶和饶平坪洋两块柿饼招牌。除了本地销售,多出口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本地柿子不行,当地人就尝试选用福建三明柿,后又发现广西柿更好,核少肉红,糖分足够。

 

柿子来了之后,村民一般从夜里开始工作,割掉柿蒂,刨皮,天亮后晾晒。白天晒太阳晚上吸露水,反复翻面、捏形,晒足20天,才能达到理想的柔软度和甜度。然后收起,等待结霜。

 

这个过程从农历八月持续到冬至,年年如是。

 

传统晒制而成的柿饼,质地褐红晶莹、形大柔韧,入口冰凉、甘甜、润滑,肉质紧实,富有弹性,甜而不腻。

 

除了直接吃,柿饼也多用于潮汕甜汤,替代白糖或冰糖,增甜增香。

 

值得一提的是柿霜,《玉楸药解》记载其:“味甘,性凉。”可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以及缓解口舌生疮。

 

浮山坪洋村做了六十多年柿饼的老人回忆,他小时候,柿饼能换一斤银元,旧时儿童多患麻疹,俗称“吃糜”,没有特效药。当地人摸索出挂满柿霜老柿饼煮水可缓解。这条方子也随着潮汕人漂洋过海,下南洋、向世界,交通物流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东南亚华侨不惜花重金托人购买,辗转送出。

 

 

小Tips:

红彤彤、黄澄澄。

晒场很出片,柿饼很香甜。

建议晴好天气出行。

 

地址:

①汕头潮阳金灶东坑,导航“雄达汽修厂”或“东坑杨梅科普园”。

②潮州饶平浮山坪洋,导航“浮山柿饼非遗文化街”。

 

收费:

无需门票,柿饼按等级分,一斤20-50元不等。

 

复制本文链接
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